人民币汇率破“7”概率大吗?影响几何?
作者:2022-09-07 16:27:09 阅读:4875
发布:最近,因为美元指数刷新20年新高,非美元币纷纷调整。
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.98,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6.97,双双刷新两年低位。
虽然8月31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重回6.89。但鉴于美联储不把通胀干到2%绝不停止加息的态势,很多人觉得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,甚至破7。
到底会不会发生呢?
首先我们需要明白,人民币汇率贬值,是当前美联储激进加息下自然出现的一个结果。虽然,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是贬值的,但对欧元、日元、韩元都是升值的,也就是说,人民币算是除美元之外,全球主要货币里表现最好的。
为什么这么说?
来看看欧元、日元、英镑和人民币这四大货币在近两年的表现就知道了。
先看欧元
欧元过去两年的汇率最高点出现在21年1月份,1欧元可以兑换1.23美元,可到了今年8月23日,1欧元只能兑换0.99美元,最大贬值幅度20.1%。不可谓不大。
但欧元还不是最差的,日元的表现更糟糕。
日元的最高点是21年的1月6日,1美元可以兑换102.59日元,到了今年的9月6日,1美元可以兑换142.77日元,最大贬值幅度到了28.2%。
我们知道,欧元之所以表现差,是因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,出现了能源危疾,而日元竟然比欧元的表现还差,说明日本的经济问题一定比欧元更严重。
再来看看英镑
英镑的最高点是21年6月1日,1英镑可以兑换1.42美元,可到了今年的9月6日,1英镑只能兑换1.15美元。最大贬值幅度达到19.2%。而英镑之所以贬值,除了英国拱火俄乌冲突引火上身,导致通胀率破10%外,还以为英国在脱欧后获得了一定的灵活度,比美元更早加息,导致看起来降幅没那么大而已。
那人民币表现如何?
人民币汇率最高点是在今年的3月1日,1美元兑换6.3人民币,最低点是9月6日,1美元兑换6.95人民币。最大贬值幅度是9.4%。可以发现,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两年,确实算是主要货币里,除美元之外表现最好的货币了。而且,这还是建立在我们今年两次下调MLF利率,没有跟随美联储激进加息,没有无限印钞,没有搞量化宽松的情况下。已经是十分坚挺了。
那这两年人民币的表现放在历史上看怎么样呢?
历史上人民币只有两拨走势可以跟现在相提并论,一次是15年开始的贬值段,这波人民币的贬值主要是因为出现股灾,导致大量资本外流,随之而来的是外汇出本骤降,当时,外汇储备从14年6月的3.99万亿美元一路减少到17年1月的2.99万亿美元,两年的时间,整整减少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。这也导致人民币从最高点的6.04一路下滑到6.95.两年贬值了13.2%。所以当时才有了“人民币保卫战”。这场金融博弈还是十分凶险的。
2015年-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
还有一次出现在18年,这波汇率贬值主要原因是美国对我们发动了贸易战,在金融层面美联储也是联系加息和大幅缩表,导致人民币的汇率由最高点的6.23一路贬值到7.19。最终在20年5月份结束了这波贬值周期。
2018年-2020年人民币汇率走势
大家看到了吧。
就算在2020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人民币汇率也没有跌破7.2大关。
而美国在年底前来应该还会持续加息,人民币在未来的日子还会贬值,大概率会破7,甚至到历史的高位7.2都是可能的。所以7.2这个关口,是大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分水岭。在7.2之前,人民币汇率总体还是再一个比较安全的波动范围里,不用过渡去解读和担忧。毕竟我们现在外汇储备整体还是比较稳定的。不像15年出现外汇储备大幅下降的现象,我们的制造业整体上也保持全速运转,而之所以做到这样,是建立在控制住疫情的基础上,都是环环相扣的。
2020年疫情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
最后,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,每一个选择都是要权衡利弊去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只要扛过这轮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周期,那么在这轮加息周期里表现最好的人民币,自然就会成为下一轮宽松周期里最有升值潜力的货币。


关注我
了解更多

